一、為什么要重視收貨
收貨看起來很簡單,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經驗,如網購的包裹,外賣的食品,接收的過程就是收貨。簡單地說,它就是清點商品,確認收貨。如果有問題,就聯系客服進行售后處理。
但是,企業供應鏈中的收貨管理并不簡單,并且還很重要。企業如果不重視收貨,必然會受到庫存差異的懲罰。
在很多中小型家族企業里,一般都是老板娘管財務。在創業初期,老板在外打拼生意,老板娘主內,一手包攬人事、采購、財務等大小事;等到企業規模慢慢壯大,會適時放手一些權利,比如,讓小姨子管人事,大舅子管采購,三叔管食堂,但是財務大權多數是留在老板娘手上。
只要老板娘業務能力過關,這種模式也無可厚非,畢竟她手上管的是公司的命脈,也就是錢。
在這些企業里,管財務的都屬于核心領導圈子,是老板最親信的人,而且有決策權。財務人員管理公司的現金流,投資,賬款等,都是和錢打交道的。
許多世界500強公司的ceo都是從首席財務官提拔上來的。財務管著錢,工作很重要,在公司里的地位很高。不過,還有一個職能部門也管著公司的錢,雖然不是直接管理,但同樣不可忽視,那就是倉庫。
倉庫收到貨物,要付給供應商相應的貨款。倉庫的實物庫存,就是財務賬面上的存貨,因此,企業需要像重視財務一樣來關注倉庫收貨的工作。但是目前實際情況是怎么樣的?倉庫是企業里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部門。
從人力資源上看,一些倉庫員工是從其他部門調劑過來的,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別的部門淘汰下來的人,硬塞進了倉庫。此類人員很可能是公司的老員工,資歷深,能力卻很平庸,又不服從領導,公司不能無緣無故開除他們,因此很難管理。
重視倉庫管理,需要做到哪些方面呢?
工廠必須非常嚴格地控制住入庫和出庫環節,只要把這兩個關鍵點控制住了,貨物在內部加工和流動,即使存貨賬目有盤點盈虧,但是原料成品都在廠內,沒有發生少入庫、多發貨或是被盜竊的情況,工廠就不會有真正的損失。
把入庫和出庫兩個口子扎緊了,就不用擔心公司財產會有損失,假如庫存有差異,也可以內部調賬解決。但如果口子沒扎緊,就可能有少收貨、多發貨的現象,造成的損失無法彌補。
因此,做工廠運營管理必須牢記住這點,哪怕把流程設計得復雜一些,也要做好出、入庫管理,這是一條底線。
為了進一步理解收貨工作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從多個角度來審視入庫收貨活動。
二、多個角度看收貨
1.從庫存控制角度
庫存控制是建立在傳統的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簡稱mrp)基礎上的。mrp是一個決策支持系統,它通過處理主生產計劃中報告的數據,幫助使用者解決三個問題:
要生產什么(生產成品需要哪些零部件和原料)?
要生產多少個?
何時采購/生產?
根據產品結構、主生產計劃和庫存水平的輸入信息,mrp計算并輸出需要采購的物料訂單,即采購訂單,來保障原料的持續供應。如果庫存數據有差異,將會對采購計劃、庫存控制和生產保障造成影響。
2.從預防供應鏈瀆職風險角度
在《apics詞典》第16版中,對供應鏈風險的定義為“各種可能發生的事件及其結果,這些事件可能對貨物、服務、資金或信息的流動產生負面影響,導致供應鏈在數量或質量上遭受某種程度的損失 ”。
供應鏈中有很多種風險,包括戰略、供應與需求、環境、財務、訴訟和瀆職風險等。在現代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中,風險往往是消極的,會造成交貨日期、質量、收入或是成本相關的不確定性。瀆職風險就可能會出現在入庫收貨的環節上。
3.從供應方和收貨方角度看
入庫收貨流程涉及供應方和收貨方,流程銜接之處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如果兩方面沒有溝通清楚對方的要求,很有可能會造成入庫工作的效率低下,甚至引起誤解與糾紛。
有些供應商在供貨很久以后,還是沒搞清楚客戶的交付考核方法。突然某一天,可能會收到一封郵件,要求進行交貨績效整改,于是就一頭霧水,返回去詢問客戶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好。
采購和供應的雙方應該在合作初期就把所有交付上的細節都溝通到位,包括相關的貿易術語、條款和及時交貨率的計算方法。
在新供應商引入的階段,采購方提供統一的培訓,把所有交貨相關事宜一次都講透徹,避免將來合作上的誤解和低效的重復溝通。
供應商擔心送貨錯過時間窗口怎么辦?畢竟長途運輸中,難免會發生點意外,影響績效評分。
解決的方法是由客戶統一安排上門提貨,這樣就等于是把交貨時間窗口前移到供應商端,根據平均在途運輸時間,扣減以后就是應該在供應商工廠提貨的時間。
供應商只要根據約定的提貨日期,把貨物全部包裝好,等待客戶安排的卡車上門提貨即可。這樣做對雙方都提供了保障,采購方可以延伸對供應鏈的控制,如果在供應商倉庫提貨時發生任何情況,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而不用等到貨物到達目的地時才被發現。
通過整合運輸資源,采購方有更大的籌碼來降低運費,同時找可靠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來負責運輸,對貨物進行實時追蹤,掌握精確的到貨時間。對于及時交貨率的考核,也需要由采購和供應雙方加強合作。
采購每月提供考核評分結果給供應商,對于績效不合格的,要求定期內完成整改。交貨績效應該和綜合考評掛鉤,并占據一定的權重,比如30%。
對于綜合考評優秀的供應商,采購商應予以重點戰略合作伙伴的地位,可以優先獲得新項目、新產品報價的機會。對于表現合格者,采購人員應該指出對方需要改進之處,并且定期回顧改善行動和成果。
而對于考評長期不合格的供應商,只有采取新業務暫停的措施,并強烈要求其改進,并做好淘汰此類供應商的準備。
盤點:中國電商物流的4大商業模式要做好網絡貨運經營首先得了解它的核心物流配貨怎么做?這些方法來幫您!貨拉拉是怎樣收費的,收費標準是什么?倉庫中關于儲位分配有哪些原則?這些事你一定的要知道!托運貨物的運輸問題預警蘇北運河全力保障船閘大修期航道運行我注冊的貨拉拉司機版為什么突然登錄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