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越南成為下一個中國,或成下一個印度?(上)

發布時間:2025-05-11 點擊:38
前幾日,庫叔刊登的一篇《一場大遷徙正在中國上演!是越南、印度?還是貴州、湖南?決定關乎未來……》引起了讀者很大反響,文中提到我國以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向內地轉移為代表的產業轉移,正從前些年的序曲、發展階段,進入到現在的高潮時節。
不只中國,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主體談判的完成,“越南將成為下一個新興制造業大國”的聲音再度高漲。
那越南真的能變成“下一個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嗎?
11月4日,第三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峰會在泰國曼谷結束。
除了“臨時退群”的印度,其余15國一致同意rcep原則,不排除2020年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簽署協議。(不過,好事多磨。日本經濟產業副大臣牧原秀樹11月底接受采訪時口風一轉,“日本不會考慮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簽署rcep”。當然這是后話。)
11月5日,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文章稱,rcep主體談判的完成,意味著一個涵蓋全球約1/3人口和經濟產值的區域一體化架構將拔地而起。在這個一體化區域內,將實現優惠、便捷的關稅和市場開放體系,從而便利15國貿易、投資和產業的互聯互通;而且,會在服貿、投資、技術、知識產權、原產地制度、競爭與反壟斷、電子商務等各方面,實現“游戲規則”的一體化。
很顯然,這意味著一個規則自主的、涵蓋世界上相當大一部分新興制造業國家的“次經濟區域”將就此產生,越南就在其中。
耐人尋味的是,近來,關于“越南將成為下一個新興制造業大國”的各種聲音再度高漲。其熱度不亞于在2008年到2012年間集中爆發的對越南“總理潘文凱推動建設美式國家”的炒作,然而實際上,潘文凱總理在2006年6月27日就卸任了。
一些最激進的論調甚至認為,越南將成為“下一個中國”,從而迅速取代后者在全球制造業版圖上的地位。
這些論調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越南離下一個“新興制造業大國”還有多遠?
1
幾經沉浮
數據“看上去很美”
越南制造業起步很晚,法據時代的越南僅能制造傳統的手工業品。
二戰后,隨著法國勢力的消退,越南進入南北分治時期。北越在蘇聯-東歐集團和中國的支援下,建立了一些基本的重工業、軍工業和配套產業,但起點既低,又飽受美軍空襲摧殘,發展十分緩慢;南越則在美國扶持下發展了有限的軍工產業,以及以對美出口為主的輕工業。
1975年,越南統一,重工業發展隨著《越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簽署步入快車道,輕工業則由于美國市場的喪失迅速萎縮。
1978年,越南侵柬,翌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此后,越南陷入兩線作戰窘境。且隨著蘇聯-東歐集團自身的不斷衰落,越南制造業陷入獨立以來空前低谷,國民經濟極度萎縮。
1990年,中越關系正常化;5年后,越南和美國實現歷史性和解。在當局“革新開放”政策鼓勵下,因勞動力價格便宜,及在東南亞各國中相對更強的組織紀律性,越南制造業迅速發展起來。其起步切入點放在了“多快好省”的“三來一補”輕工業上,球鞋、拖鞋、塑料涼鞋這“三鞋”迅速風靡美國市場,隨后紡織、家電等輕工產業也開始發展。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越南一度被看好將成為繼“四小龍”(港臺新韓)、“四小虎”(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之后又一個崛起的新興國家,甚至已有人性急地將越南和前述“四小虎”合并,稱為“五小虎”。
彼時,中國正進入改革攻關階段,許多國際觀察家認為,越南等“小虎”將先于中國步入增長快車道。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和當時越南最大外國直投來源地——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越南和其它東南亞“小虎”一樣陷入制造業發展的巨大瓶頸,直到2010年前后,才隨著“大中華地區”投資的源源涌入和中國大陸過剩產能轉移重新進入快速發展期。
2018年,越南gdp增速高達7%。美國海關統計顯示,2019年一季度,越南對美出口同比飆升40%,增幅在40個對美主要出口國中位居第一,出口額達206.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9.83億元),同期中國對美出口同比減少13%,為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減幅。
具體到明細類別,越南對美手機、電腦類產品出口同比分別增加200%和78%,中國同期卻是-27%和-13%。
不僅如此,和上一次(2008年以前)高速增長期相比,此次越南制造業的增長顯得更多元化,也因此更“扎實”。
根據越南海關的數據,2017年越南制造業出口價值最高的產品類別依次為電機和設備(9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85億元)、鞋類(19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94億元)、機械(包括電腦類,1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22億元)、服裝及服裝配飾(1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7億元)、紡織及抽紗制品(1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11億元)、家具、床上用品、照明、標志物及預制建筑(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4億元)、光學儀器及醫療設備(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2億元)。
雖然和中國等新興制造業大國相比,越南制造業出口大宗,仍是“三來一補”和鞋類、紡織品等輕工產品,但較2008年以前的“清一色”,進步無疑是顯著的。
某種程度上,一些越南經濟決策者,以及出于種種動機高看越南制造業前景的各國人士,正是基于這些良好的數據,給了他們足夠的底氣。
這些數字看上去很美,然而,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越南要邁向“下一個制造業大國”,需要跨過重重障礙。
2
實現超越有“四大短板”
首先,“自配套能力”薄弱。
越南輕工產品的自配套能力十分薄弱。以配套能力相對較高的服裝紡織業為例,其面料國內自給率僅不到16%,棉花自給率不到20%,70-80%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是用于再生產出口的。其它產品也是如此,甚至更嚴重。
曾有非政府組織進行調查,在越南和中國同時以同樣條件尋找“塑料袋”供貨商,結果中國可找到3850家,而越南僅485家。進口成分占總成品價值比重,電子產品為約77%、藥品約80%到90%,塑料產品約70%至80%。
這種狀況一方面讓越南制造業產能“虛增長”,利潤卻多被上下游和外商投資者賺取,另一方面也抵消了其在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此外,在新產品樣式、專利、專業設備和模具等方面,越南廠家也往往遭遇困難。
其次,規模仍是瓶頸。
越南制造業中最有競爭力的仍然是小規模企業。美國商會的統計顯示,越南制造廠家愿意接受的外商最小訂貨量(moq)平均只有中國同類產品的約1/4,這對于美國和歐洲的小經銷商和初創企業而言相對有利,但缺乏大規模大批量快速生產的能力。
以近年來公認競爭力最強、增長最快的越南制造業企業——紡織服裝業為例,大多數工廠的雇員數在500至2500間,年產能約30至200萬件。
越南商會在談及這一問題時曾表示,這種狀況雖然導致越南制造業難以應付大批量、需要快速交貨的訂單要求,“但因為手工加工比例高,易于發揚‘工匠精神’,品控較其它競爭者更好”。
對此,美國商會不以為然,他們在今年稍早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較小的企業規模和高度不穩定的原料品控,導致越南供貨商“完全無法確保大批量同規格訂貨的品質均勻”,因此“實際上不符合現代化制造業的基本要求”。
第三,品質仍不穩定。
一位北美中檔休閑運動鞋“定牌”訂貨商原本在中國福建某地訂貨。隨著當地訂貨成本逐年抬高,2017年,該訂貨商將訂單改在越南,結果,“最關鍵的前網面只穿了3個月就千瘡百孔,不到一年就面目全非”,而原先在中國的訂貨“穿五六年也幾乎不會破洞”,“質量參差不齊,相差太大,同一雙鞋,左右腳的品質甚至大小都有明顯差異”。
不少“老外貿”稱,中國、墨西哥、土耳其等新興制造業大國當初異軍突起的關鍵,是“價廉物美”四個字,而“越南制造”如果走了印度“價雖廉物不美”的道路,難免遭遇和昔日印度(尤其印度紡織業)相同的瓶頸。
第四,生產成本“不上不下”。
比起中國和東南亞“小龍小虎”們,越南勞動力成本是有價格優勢的。
2019年越南官方數據顯示越南最低工資標準(月薪)如下:
但是,這個“優勢”只是相對的。并且這個水平近年來增長緩慢,2019年平均增速僅5.3%,低于去年的6.5%和2017年的7.3%。
和2014年同期相比,2019年1至6月,越南平均工資增長了50%以上;自2016年起,獎金、津貼等基本工資以外收入也逐步納入社保投保額計算,雇主負擔陡增。加之,隨著越南和一系列工業化國家簽署自貿協定,有組織的罷工與日俱增。
2018年3月,著名鞋業品牌“寶成”曾抱怨,“7年5次罷工,工資增長17倍”。此后,該鞋廠又遭遇了兩次罷工,并不得不繼續加薪。
同年,當地鞋業和紡織業“三來一補”企業預估,照目前趨勢,越南同類廠家在勞動力成本方面與中國國內持平,在鞋業只需5年,紡織業只需7年。倘果真如此,“越南制造”將陷入前有中國“泰山壓頂”,后有柬埔寨、孟加拉等國“釜底抽薪”的尷尬局面。
另外,隨著2018年中國制造企業大量向越南轉移產能和杠桿資金介入“炒地皮”,曾經是“越南制造”最關鍵優勢之一的土地、廠房價格優勢也逐漸減弱。
第四,基礎設施拖后腿。
越南的公路只有20%鋪設了路面,主要鐵路干線是法國占領時代遺留下來的,沒有一個吞吐量進入全球排名榜的大港口。中國擁有全球10大最繁忙港口中的7個以及日新月異的鐵路、公路網絡。
從胡志明市到河內,鐵路里程1726公里,特快列車要跑34小時;從北京到上海,1318公里的里程高鐵僅需4.5小時。
外來資本對這些長線項目普遍不感興趣,一度被炒得火熱的越南“北南高鐵”,早在2000年就提出,原本“力爭”2014年開工,2035年全線開通。實際上,幾經波折,該項目至今仍停留在圖紙和模型上,甚至,規劃名稱也悄然變成了“2045高鐵規劃”。
基礎設施的“先天不足”、“后天乏力”,正嚴重制約“越南制造”的增長后勁,一旦越南按自身規劃,逐步實現制造業“由輕到重”的升級,對交通、物流、水電供應的需求將更上一個臺階,屆時缺口也會變得更大。要知道,越南的水電供應也已進入瓶頸狀態。


德國郵政DHL:在德國投資的最大包裹中心投入運營
制定一份跨境電商品牌建設與營銷推廣計劃
如何準備海外倉的倉儲租金費用方案?
突發!匪徒劫掠了港口內數十個集裝箱(260個裝有援助物資的集裝箱也被武裝團伙控制)
4月辦理出口退稅的外貿人看過來(內附國際物流運輸出口退稅的申報時限)
哪家國際快遞可以做FEDEX到西歐的價格要好的?
深圳快遞到巴林要多久
Sea-Intelligence預測:達飛將超過馬士基成為第二大承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