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消息,2020年5月18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14號和第15號公告,公布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的最終裁定,裁定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存在傾銷和補貼,國內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和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決定自2020年5月19日起對上述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反傾銷稅率為73.6%,反補貼稅率為6.9%(兩者合計80.5%),征收期限為5年。
應國內大麥產業申請,商務部于2018年11月19日和12月21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發起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立案后,商務部嚴格按照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相關規則進行調查,并做出上述最終裁定。
▲商務部公告
我國近70%進口大麥來自澳大利亞
早在2018年10月9日,中國國際商會就向商務部提交了澳大利亞大麥反傾銷調查申請,給出的理由是,澳大利亞大麥以低于正常價向中國大幅度出口銷售,對國內產業造成了嚴重損害。
據中方統計,近年來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量增價跌”非常明顯。其中,進口數量由2014年的387.71萬噸增至2017年的648.04萬噸,大幅增長67.14%;進口價格則由2014年的每噸288.72美元下降至2017年的每噸198.05美元,降幅超過31%。受此影響,同期中國國內大麥種植面積減少了約14%。
這組數據提供了存在反傾銷的可能性。經過初步審查后,商務部于2018年11月19日決定對原產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原本定于2019年11月19日前結束,但若有特殊情況可延長至2020年5月19日。
澳大利亞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大麥種植地之一。根據澳大利亞農業部數據,澳每年生產大約230萬噸釀酒大麥和600萬噸飼料大麥。其國內每年對麥芽大麥的需求約為100萬噸,飼料大麥的使用量為200萬噸。國內大麥消費量占總產量的40%,剩余60%用于出口。
眾所周知,作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我國在糧食方面的需求強勁。數據顯示,2019全年我國共進口大麥592.9萬噸。而澳大利亞也將中國視為其大麥的重要出口市場。
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大麥進口市場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法國。自1996年開始,從上述3個國家的大麥進口量占中國大麥進口總量的比重高于95%,其中澳大利亞是我國最大的大麥進口來源國,進口比重大多數年份都高于50%,且2011年起一直高于70%。
2018年,澳大利亞出口了價值15億澳元(69.15億人民幣)的大麥。但在2019年,由于干旱等原因,澳對華大麥出口額下降至6億澳元(27.66億人民幣)。
海關總署允許進口美國大麥
中國大麥進口市場集中度較高,此番對澳大利亞大麥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勢必會對我國大麥相關產業造成影響,那么除了澳大利亞,中國還能從哪些國家進口大量大麥?
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 2019/20年度全球大麥產量將創下1994/95年度以來的最高。2019年全球大麥產量大幅增長,達到15679.9萬噸,同比增長12.3%。
其中歐盟和俄羅斯產量最高,分別占據全球大麥產量的40.7%和13.06%。此外,巴西、阿根廷、烏克蘭是重要的大麥產國加出口國。此外,烏克蘭、阿爾及利亞、加拿大均是重要的大麥出口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海關總署今年5月14日發布2020年第65號公告稱,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美利堅合眾國農業部關于美國大麥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規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美國大麥進口。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進口美國大麥植物檢疫要求,輸華大麥是指產自美國、輸往中國僅用于加工、不作種植用途的大麥籽實。美國農業部應確保輸華大麥供應企業在運輸、處置、貯存中采取了最佳措施,例如有害生物管理、甄選供應商、過篩等,以避免大麥攜帶植物殘體、雜質和危險性雜草種子,并確保不帶有土壤。
海關總署要求,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等規定,對進境大麥實施檢驗檢疫,經檢驗檢疫合格后,準予入境。輸華大麥的運輸、儲存和加工必須符合中國相關植物檢疫要求。未經加工處理,不得直接進入流通市場,嚴禁作種用。
“Maersk Essen”輪丟失的集裝箱一半來自MSC!并改道墨西哥東西寄臺灣用什么快遞?lazada廣告怎么優化?惠譽評級:在產能過剩的困境中展望全球航運的前景亞馬遜FBA分倉與合倉為緩解擁堵,薩凡納港將集裝箱運往機場堆放第一艘甲醇動力船現在在北歐每周服務武漢開通首條歐洲全貨機航線,貨物流轉時效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