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前8個月,成品油船的新造船合同達到了10年來的最高水平,達到140艘船和1072萬載重噸(dwt)。bimco首席航運分析師尼爾斯·拉斯穆森(niels rasmussen)表示:“上一次1月至8月合同量超過1000萬載重噸是在2013年。
在過去五年中,新造船合同活動一直很低,每年約為546萬載重噸。此外,成品油船訂單在2022年12月觸及967萬載重噸的低點,這是自2001年6月以來的最小訂單量。
“由于船舶的低承包,船隊在2018年至2023年間的平均年增長率僅為2.6%。目前訂單的交付量將保持在低位,直到2025年,預計將自2009年以來首次超過800萬載重噸。”
交付量可能會更高,因為船舶仍可簽訂2025年及以后的交付合同。
然而,船舶回收將減緩未來船隊的增長,盡管市場預計至少到2024年將保持強勁。這將激勵船東延長船舶的運營時間。此外,七國集團(g7)對俄羅斯成品油出口的制裁似乎創(chuàng)造了新的貿(mào)易,而老舊的成品油油輪仍有需求。
盡管如此,9%的成品油船(相當于1165萬載重噸,占總船隊的6%)目前的船齡超過20年,是回收的主要目標,尤其是由于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收緊。
“盡管有脫碳法規(guī),但計劃使用某種替代燃料的船舶在訂單中的份額仍然很低。rasmussen說:“目前預計訂單中只有16%的船舶和載重噸級船舶準備使用替代燃料。
在規(guī)劃未來的船隊時,脫碳對需求端的影響也必須考慮在內(nèi)。根據(jù)國際能源署的估計,運輸燃料的需求將在2026年達到峰值,盡管對石化原料的需求可能會繼續(xù)增長,但總體需求峰值可能仍在眼前。
拉斯穆森表示:“在規(guī)劃新訂單時,平衡機隊更新以滿足未來脫碳目標的需求,同時考慮脫碳可能導致的需求下降,仍然是一項關鍵挑戰(zhàn)。”
、
國際快遞指什么?為提高效率,長灘港ITS碼頭擴建中國電商集體殺向歐美C.H.Robinson在美國貿(mào)易中心拉雷多開設跨境物流設施蘇伊士運河通行費下個月開始上漲亞馬遜大多數(shù)賣家拒絕反對美國反壟斷立法國際海運公司中遠海運上調(diào)美線GRI費用(貨主貨代請注意)中遠海運入股沙特阿拉伯碼頭